简体 | 繁体 

首页
国际 外侨 文旅 财经 人物 视频 寻根系列 走进系列 对话系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寻根系列 > 一纸家书 情牵两岸

寻根系列

一纸家书 情牵两岸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 2024-04-09 11:30:03   

【两岸听潮】

作者:涂志伟(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

闽南话称书信为“批”。明清以来,闽台之间产生了大量的闽台批信,这是闽南人大规模迁徙台湾的特殊产物。闽台批信有些是亲友家事联系往来的信件,有些则是兼具汇款功能的“银信合一”的往来凭证,还有涵盖公文内容的书信往来。日据台湾以来的闽台批信,也可称为“两岸家书”。

闽台批信记载的一个个大时代小人物的真实故事,勾勒出一页页迁台史的流变脉动。这是承载两岸同胞共同记忆的重要载体,是闽台同胞倾诉思亲思乡思归的情感依托。保护研究这些见证闽台关系、两岸亲情的文献,有助于人们尤其是台湾的年轻人,感受两岸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从而推动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两岸一家亲”的历史见证

闽台批信时间跨度长,数量多,分布广,可分为明末清初、清中叶以来、晚清及日据台湾时期、台湾光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海峡两岸隔绝时期、1987年开放返乡探亲以来六个阶段。闽台批信是研究明清以来的闽台家族史、迁台史、民俗民风的重要史料,是重要的涉台文献资料。

笔者整理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中西文献资料收录的3批、数十封闽台民众的批信及相关文书资料,其中真实记载郑成功收复台湾等重大历史事件,战争中闽台民众对亲友的关心、爱护,以及闽南人迁台后的真实生活经历、感受、战争体验。闽台批信还有关于闽南海商与荷兰人海上贸易的信件,明清时期郑芝龙、郑成功与家人、外国人以及清廷官员的往来书信,明清时期福建地方主要官员与西班牙人、荷兰人的往来信件。

从各阶段大量闽台批信内容可知,闽南人在台湾成家立业、繁衍成族,垦殖或贸易事业有成,并未忘记祖地家乡,而是积极捐资参与家乡建祠庙、修族谱、建学校等公益事业,形成闽台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1930年、1931年,定居台湾桃园的陈丁父子连续寄批信给福建漳州南靖县龙山镇的宗亲,迫切希望能与家乡族人恢复联系,寻求族谱。信中说:“日本占领台湾以后,因为回大陆受限制,(父亲)经常思念不已,至六十多岁时还与祖家有暗通书信,我父亲便十分喜悦。”“咱祖上之族谱,望侄儿托人抄录一部,方可传给子孙之观览,切意寄来。”

这些书信既承载着台湾与大陆分离的不幸,又维系着两岸生死相连的亲情。家书里有骨肉亲情,更有两岸深切的团圆渴盼。20世纪两岸隔绝年代里,有许多两岸家书通过第三地递送,常是大信封套着小信封,先从台湾寄给海外侨胞,更换信封后再转寄家乡。有一封从澎湖投寄漳州市东山县的家书,经过持续43年来多次辗转,多人真情接力,多番努力寻亲,最后才被东山亲属收到,但寄信的台胞早已逝世。最终其骨灰运回了故乡安葬,实现叶落归根的遗愿。

抢救保护工作正在提速

近年来,大量散落民间的闽台批信、两岸家书等涉台文献资料的抢救保护、征集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不完全调查,漳州市民间现存两岸家书总量约1万封左右,面临流失、损毁风险。2012年,漳州市政协着手开展征集台湾与漳州往来家书(台批)资料情况的调查收集。2018年以来,东山县持续开展两岸家书征集工作。许多在闽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在福建征集以“台批”为主的两岸家书等涉台文献资料。

2021年11月,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闽台民间交流与两岸家书研讨会。2022年3月,福建省台港澳办、省档案局、省台联、省档案馆联合发出公告,面向海内外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7月,福建省台联等单位在厦门市举办以“笺同墨”为主题的第十届“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并举办“共同家园 共同记忆——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展出一批珍贵的两岸家书,再现自明清以来闽台真实历史面貌,深化两岸同胞对闽台历史渊源的正确认识。目前,“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列入福建省“十四五”规划。

福建漳州南靖县山城镇雁塔村徐氏村民收存20多封百年前与台湾亲人书信往来手抄本。信息见诸报端之后,2012年10月,来自台湾彰化县、时年73岁的徐英一率领在台宗亲一行13人到雁塔村认亲祭祖,“信物”正是这本手抄本。这是两地亲人书信音讯中断90多年之后,再次续写两岸血脉情缘。2022年5月,福建省在征集这批书信时,在台的徐氏宗亲回信说:“如此珍贵的手抄本,需要妥善的保存方法与环境。有关部门重视保存我们血脉相认的证据,让我们的传家宝有了永久的归宿。”

以活化利用增进同胞亲情乡谊

两岸一家亲,家书抵万金。抢救保护、活化利用闽台批信、两岸家书等史料,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乡谊,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接下来,可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继续加大闽台批信、两岸家书征集力度。闽南是台胞重要祖籍地,两岸家书持续时间长、数量多,应重点征集、长期抓好;可联系台湾有关团体,共同开展闽台双向征集,增强两岸家书的完整性;持续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提高两岸家书文献征集数量。

发掘闽台批信背后感人的两岸亲情故事。可通过互联网寻访早期迁徙渡台的闽南人、客家人后代,搜集记录迁台人物和家族亲友感人故事、口述史;举办“两岸家书展”,在闽台两岸举办巡回展览,透过影音记录及史料典藏,以情促融,形成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浓厚氛围。

深入研究闽台批信、两岸家书的价值。可组织两岸专家学者开展学术及民间交流活动,举办闽台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建立两岸“迁台家族”数字资源的共享交流平台,实施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积极申报国家、亚太和联合国非遗及世界记忆名录,激活这些属于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9日 12版)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图说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联系方式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0998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115号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582号

龙纹网 版权所有 网站运营:北京龙纹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9-2024 China Media Agenc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