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首页
国际 外侨 文旅 财经 人物 视频 寻根系列 走进系列 对话系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寻根系列 >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寻根系列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 2024-01-06 11:36:27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你一定听说过一部电影的名字,叫《海的尽头是草原》。

海有尽头,草原也有尽头,爱没有尽头。不论身处哪里,总有亲人在牵挂着你。

2023年12月底,我们得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国家的孩子”李永、李世英与远在江苏的亲人们DNA匹配成功,确定了亲缘关系。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儿从南方多省市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在当地群众的抚养下成长,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

作为内蒙古分社持续多年来跟踪的重点报道选题之一,这个线索再次让我们热血澎湃。新闻与记录,往往需要抛弃掉一些世俗层面的目的性,去仅仅为了一个人、一个故事、一个时代做好标注,意义不在于“感人”“火”,而就在于“记录”本身。

67岁的李永家住二连浩特,前几日,通过DNA比对找到了他远在江苏的生母史八妹。12月27日,我和同事抵达二连浩特,便马不停蹄地去见了他,和他闲聊了很久。他看上去寡言少语,偶尔的情绪波动仅在一瞬间从眼眸闪过,或者引起面部表情的微小变化,让人很难“愿意”将黑洞洞的镜头对准这样一位老人。

回去的路上,我和分社优秀的年轻记者贺书琛兵分两路,分别拍摄李世英和李永的认亲之路,并于12月31日在江苏宜兴会合,随后相机行事。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0日,在内蒙古乌海市,李世英(右)带领家人去火车站,准备前往江苏宜兴认亲。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0日,在内蒙古乌海市,李世英(右一)带领家人去火车站前往江苏宜兴认亲。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2月29日晚,我抵达乌海,初步采访李世英;30日凌晨3点,和当地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驱车去李世英家跟拍;当天6点,在银川站转车;下午3点,在郑州东站转车;当晚9点,抵达宜兴;31日,李永在常州溧阳市埭头镇田螺圩村认亲;1月1日,李世英在无锡宜兴市徐舍镇虞家桥认亲。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0日,在从郑州开往宜兴的G3109次列车上,李世英寻找座位。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0日,在银川火车站,李世英等待妻子、女儿和外孙一起转车。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从2023年12月27日到2024年1月1日,6天的跟拍,让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回头来看,很多瞬间称不上美学层面上的美,但是有一种“间离”感。

“间离效果”是一个戏剧舞台艺术的学术名词,意思是“陌生化效果”。新闻不是表演,也不能是表演。但我找不到用来描述此次采访中影像记录手法更合适的词,便以“间离”代指。

采访过程中,我们与被采访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但是当我把镜头对准他时,却不自然地想要后退,想把焦距拉远,想跳出他目光所及的范围。

因为当他看向镜头的时候,他的心境很可能已不再是他自然产生的,而是另一种“真实的瞬间”。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0日,在内蒙古乌海火车站,李世英在站台等车。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这次,我尝试尽量更客观、更冷静、更远距离地去观察。两位老人与亲人相见的瞬间,情感的释放并不相同,这与“预设”的效果完全不同。如果在一开始我们“策划”“预设”了若干拍摄场景与画面,然后去干涉,甚至摆布,那么整个报道就是失败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1月1日,在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徐舍镇虞家桥村,李世英的家人悬挂条幅欢迎他回家。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新闻与记录的界限很模糊,记录可能并不是新闻,而新闻必须是客观记录。

让我们回到这次报道。从影像记录与表达的多维性上看,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近2000公里的空间都赋予了这次“团圆”以厚度。故事本身又杂糅了家事与国事的丰富内涵,让本来简短的新闻瞬间更具张力。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镇田螺圩村,李永见到亲人后喜极而泣。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镇田螺圩村,李永与生母史八妹(左)相认。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镇田螺圩村,李永握住史八妹的手。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镇田螺圩村,史八妹端详李永。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在这次报道中,我尝试把自己化作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让相机消失。

在两位老人与亲人相认时,值得拍摄的画面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照相机与摄像机,长枪短炮,话筒麦克风,一下涌入了现场。我没有对现场的控制权,那就记录它吧,它也是事件的一部分。既然无法取舍,那就面面俱到。我躲在人群里,把看到的一切都拍了下来。幸运的是,这样的记录更真实可感。人的感情是相通的,拍摄者的“无心记录”,交上来的是一份“原始文件”,但给有心的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多的瞬间,总有一个是某位读者的心头好吧。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镇田螺圩村,史八妹看到儿子李永,流下眼泪。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1月1日,在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徐舍镇虞家桥村,李世英的大哥虞仁杰(右二)见到弟弟归来,喜极而泣。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1月1日,在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徐舍镇虞家桥村,李世英与大哥虞仁杰(左)在一起聊天。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1月1日,在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徐舍镇虞家桥村,李世英兄弟姐妹六人在一起合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好玉不上工”,好的新闻素材就像是名贵的玉料,越名贵,它的雕凿就越简单,雕凿越多,反而失之本色,也正是这个道理。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当我在了解到这个“国家的孩子”跨越半个多世纪寻亲的选题后,第一反应觉得很适合镜头呈现,应该会很生动,能够直击内心,而且有历史加持,立意深远,是一个彰显民族团结大爱的好选题。

然而在见到我要跟拍的主人公李永时,所有的预设都被击破:李永是一位习惯给否定答案的人,极不愿谈及感受,对所有开放式问题的回答都不会超过两句话。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27日,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公安局民警栗海波(右)给李永看其生母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懿德 摄

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去寻亲?他说就去看看;

追问他想去看什么?他说不知道;

问他对时隔65年再见到母亲有什么期盼和感受,他说到了看吧,没啥期盼。

在一众记者穷尽脑汁想尽问题也撬不开他的心扉、话匣时,我们寄希望于他有一些能与母亲联系的物品或者照片,结果一切的努力也是白费。累年生活的坎坷与重担已经让这个67岁的枯瘦老汉,失去了对感情的敏感。若不是女儿了解父亲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要求父亲去做采血,怕是老汉都不会动寻亲的念头。

在还有备选采访对象的情况下,为保证报道不“塌”,我和同事连振迅速商定,决定兵分两路。

没有放弃李永这一路寻亲线索的原因,一是跨越65年与97岁母亲再相见,确实世间罕见,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二是如若他一路的沉默、口拙,能够和相见时的情感喷涌形成强烈情感对比,这将比任何言语都更直击内心。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29日,寻亲志愿者周六君(右)在宜兴火车站接李永。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然而这一路的跟拍下来,我的信心被一点点瓦解。同行的电视台记者在路上试着剪辑李永的同期声,发现竟没有一句完整的表达。李永甚至没有和孩子吐露过自己是“国家的孩子”,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一段历史,他得知身世还是听村里老人念起。

这个时候,或许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与见证者才是最佳的选择:极少有人经历过与母亲65年未见的团圆,不管他是怎样的反应,冷漠也好,愤怒也好,痛哭也好,都是他最真实的表现。

于是我做好了两个备用方案,一个是到了目的地,我就冲去李永亲人家里,通过反向视角叙事,讲讲当年的故事,对于家人来说怎样接纳和拥抱李永,也许也能拉开情感的张力。此外,我还准备了宏观叙事视角的报道思路,如果现场的情感不够打动人,那就以此为切口,讲述这一民族团结史话的阖家圆满。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镇田螺圩村,李永与亲人拥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然而,认亲当天,始料未及。平日佝偻身子缓步慢行的李永,在看到65年未见的母亲的瞬间,冲到母亲面前紧紧相拥痛哭,仿佛把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有的辛酸苦辣都在母亲的怀里释放出来。令人意想不到的瞬间迸发的情感洪流,竟让我一刹那恍惚,忘记举起相机,以至于没有拍到李永看到母亲之后冲过来的一瞬。

跟拍2000公里 记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镇田螺圩村,史八妹喂李永吃汤圆。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年近70岁的李永把头埋进97岁的母亲怀里,好似婴儿钻进母亲的臂弯,我偷瞄了一眼举着相机围着这对母子的记者们,无一不鼻子一酸。65载光阴好像没有存在过,67岁的李永还是当年那个没有被母亲抱够的小孩。

感动之余,我没有等第二天的另一个认亲故事,当晚就发出了第一则报道,并且在转发链接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再多苦难磨硬的心,也会在血亲面前柔软可触,才发现即使心底里、面庞上再多沟壑难平,再多皱纹、白发,也会在母亲的怀里,一如初见世界时的痴痴婴孩。”

事后再想起一直以来的担心、预设,付之赧然一笑。此前的预设、对情感迸发的预期、对可能发生情况的紧张都显得有些“用力过猛”。

在这样的世所罕见的境遇下,没有雕琢过的朴实无华的“流水账”,才最接近普通人真实的情感,才最能够打动人。

可能往往越是内敛不言的人,越是经世间摔打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人,越是回避感情不讲的人,表达出来的情感更为真挚动人,也往往会在一些特殊时刻比别人都感性。他们对着镜头的局促不安,第一次出门的小心翼翼,对周遭环境的不信任,往往最接近人们真实的内心,因此他们不经意间的情感流露才最打动人。

有时候只有“失语”的记录,才最能呈现“说不尽”的真情实感。正是不雕琢的玉,才有不规则的纹理,才能让正在经历不同人生境遇的人看到折射自己的那一面。在这一则报道的视频呈现中,我加入了不少冗长的场景镜头,这一“注意力”的大忌,可能会成为品读人物性格的窗口。本想借用文字描写一路上主人公的状态,又觉得也许自己注意到的太过片面,不如画面留长些,让读者找找自己的“哈姆雷特”。

这几天也不时在想,六十几年前,如果没有草原儿女视如己出的关怀爱护,如果没有超越民族的家国大爱,没有母亲含泪送子的一幕,没有养父母木讷老实的言传身教,李永的性格和境遇会不会与现在全然不同呢?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有的只是跨越民族、在你需要的时候撑托你的臂膀,和那个永远都为你敞开的母亲的怀抱。

为了这一则选题,六天奔波了七个城市,缺失了近一半的睡眠。在报道完成之时,却丝毫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应该再累一点,效果也许会更好。因为这一选题不仅仅是世所罕见的亲情故事的记录,更是六十年前没有血缘的亲情故事的延续。

草原母亲好像在说,不管走多远,走向何处,都要记住来时的路。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连振、贺书琛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图说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联系方式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0998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115号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582号

龙纹网 版权所有 网站运营:北京龙纹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9-2024 China Media Agenc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