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首页
国际 外侨 文旅 财经 人物 视频 寻根系列 走进系列 对话系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旅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8亿年前巨大蝾螈类动物化石 同类体型最大

文旅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8亿年前巨大蝾螈类动物化石 同类体型最大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4-07-04 15:29:06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纳米比亚地区新发现一种生活在约2.8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的巨大蝾螈类动物化石,将其命名为Gaiasia jennyae。

据研究人员估计,新发现化石这种捕食动物头骨长约60厘米,可能是蝾螈类动物中体型最大的。这项研究发现填补了该类动物化石记录的一项空白,表明早期四足动物比此前认为的分布更为广泛。

本次研究的Gaiasia jennyae化石,其经过准备和整理后几乎完整的关节骨架。(图片来自C.Marsicano)。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该论文介绍,关于四足动物(拥有四肢的陆生脊椎动物,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早期演化的大多数见解,都来自如今欧洲和北美洲大片产煤的古代赤道湿地发现的化石。本项研究的Gaiasia jennyae发现于纳米比亚西北部,来自更遥远的南方,它们生活在约南纬55度的超大陆冈瓦纳古陆南部。

本次研究的Gaiasia jennyae艺术复原图(图片作者Gabriel Lio)。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Claudia A. Marsicano和合作者表示,这次研究分类基于至少4个不完整个体的蝾螈类动物化石,包括头骨碎片和一个不完整的脊椎骨。他们估计头骨基部长约60厘米,这比其欧洲和北美近亲要大得多。头骨和下颌结构表明,Gaiasia jennyae咬力很强,能够捕捉大猎物。

在《自然》同期发表的一篇“新闻与观点”文章里,同行专家指出,证据表明,Gaiasia jennyae全身长度超过2.5米。

本次研究在野外发现的Gaiasia jennyae完整化石标本(图片来自Roger M.H.Smith)。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论文作者认为,Gaiasia jennyae这种古代生物和已灭绝的两栖样动物圆螈类(colosteid)有亲缘关系,后者具备一些更早时期的特征,被认为在约3.07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被更现代的两栖和爬行动物取代。

据了解,这次化石新发现命名中,Gaiasia jennyae的种名jennyae旨在纪念一位已故的古生物学家先驱Jennifer A. Clack(1947-2020年),其工作改变了人们对四足动物早期演化的看法。(完)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图说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联系方式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0998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115号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582号

龙纹网 版权所有 网站运营:北京龙纹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9-2024 China Media Agenc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